四、主要任務
(一)加快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礦山應急救援隊伍:重點建設19個礦山行業中央企業應急救援隊伍,作為國家和區域礦山應急救援隊的有力補充,形成完善的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伍體系。
油氣田應急救援隊: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所屬企業,重點建設7個油氣田應急救援隊,承擔規劃服務區域內石油天然氣開采事故搶險任務。
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重點建設27個化工行業中央企業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承擔規劃服務區域內危險化學品事故搶險任務。
隧道應急救援隊:重點建設2個國家隧道應急救援隊,承擔重特大鐵路、公路隧道事故的應急救援任務。
水上搜救隊:重點建設3個國家水上搜救隊,承擔重特大事故水上搜尋與救護任務。
旅游救援隊:重點建設1個國家旅游救援隊,承擔旅游重特大事故搜尋與救護任務。
危化救援技術指導中心:重點建設1個國家危化救援技術指導中心,實現全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系統的資源和信息共享。
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重點建設32個國家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
(二)推廣應用及研發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
煤礦:強制推行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等技術裝備。重點推廣應用煤礦瓦斯、突水、火災、沖擊地壓、冒頂和動力性災害等防控技術與裝備,礦井通風系統與生產動態變化協同控制技術,礦井粉塵、熱害及職業危害控制技術,礦井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
非煤礦山:強制推行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通信聯絡系統和三等以上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裝備。重點推廣應用機械通風系統、小型露天采石場機械二次破碎工藝、小型露天采石場機械鏟裝、非電爆破器材、出海人員動態跟蹤系統、防爆人體靜電釋放器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
危險化學品領域:重點推廣應用危險化學品事故監控與應急救援關鍵技術、危險化學品生產過程中泄漏源的早期鑒別和監測技術、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平穩運行安全保障成套技術、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所有化工裝置要裝備和完善自動化控制系統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安全風險大和大型化工裝置裝備安全儀表系統、緊急停車系統;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場所安裝泄漏報警儀表;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液化氣體(有毒液體)使用萬向節管道充裝系統。
冶金、機械行業:冶金行業企業推廣使用安全型水封排水器、空氣動力料倉清堵安全裝置(KJ-09型導流器)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機械行業企業推廣使用橋式起重機準確定位停止裝置、壓力機滑塊防墜落裝置、起重機吊鉤上下限位安全保護裝置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
民用航空:重點推廣應用飛行安全管理系統、航空公司運行系統、安全風險管理系統、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系統、安全運行管理網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
安全生產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實施重大事故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科技攻關,力爭在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化工、冶金等行業(領域)的重大事故致災機理和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方面取得原創性突破。
(三)推廣應用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技術。
煤礦:重點推廣應用煤與瓦斯突出預警技術、火災監測預警技術、突水監測預警技術、頂板及沖擊地壓監測預警技術、瓦斯煤塵爆炸自動抑爆技術、露天煤礦邊坡監測預警技術等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技術。
非煤礦山:重點推廣應用采空區監測監控技術、井下沖擊地壓監測監控技術、高陡邊坡安全監測技術、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高含硫氣田勘探開發安全關鍵技術、油氣長輸管道泄漏檢測技術等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技術。
危險化學品領域:重點推廣應用大型罐區安全運行監測監控技術、化工裝置雷電靜電監測監控技術、在役化工裝置安全預警技術等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技術。
(四)加強中央企業全員安全培訓教育工作。
全面加強中央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基礎保障建設,有效提高安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進安全教育培訓管理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中央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標準化、信息化和科學化水平。建立健全中央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考核體系,大幅度提高中央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質量和效果。實現中央企業新員工、外來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率100%,特種作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定期進行復訓。
(五)建立中央企業安全生產激勵機制。
通過建立中央企業安全生產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中央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強化各級安全生產意識和責任意識,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有效激勵中央企業所屬單位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促進中央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建立。
五、重點項目
中央企業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重點項目主要包括:中央企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項目、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推廣應用及研發項目、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項目、安全教育培訓項目、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獎勵項目等五個方面。
(一)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項目。
1.建設19個礦山應急救援隊,配備運輸吊裝、偵測搜尋、滅火與有害氣體排放、排水、鉆掘支護、模擬演練、通信指揮等七類救援裝備,作為國家和區域礦山應急救援隊的有力補充。
2.建設7個油氣田應急救援隊, 主要配備國際上比較先進的、目前企業應急救援隊伍沒有的、技術性能較高的石油天然氣開采井噴堵漏、救援等裝備,承擔規劃服務區域內石油天然氣開采事故搶險任務。
3.建設27個中央企業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主要配備工程搶險、化學火災撲救、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質處置、危險化學品偵檢、通訊指揮、培訓演練等六類裝備,承擔規劃服務區域內危險化學品事故搶險任務。
4.建設2個國家隧道應急救援隊,配備先進的被困人員探測與定位、通風、鉆掘與支護、破拆、通信指揮等裝備,承擔重特大鐵路、公路隧道事故的應急救援任務。
5.建設3個國家水上搜救隊, 配備適應現代水上救助要求,在復雜和危險的條件下有效開展人員、船舶救助的先進技術裝備,承擔重特大事故水上搜尋與救護任務。
6.建設1個國家旅游救援隊, 配備適應搜尋與救護要求,在復雜和危險的條件下有效開展人員救助的先進技術裝備,承擔旅游重特大事故搜尋與救護任務。
7.建設1個國家危化救援技術指導中心,實現全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系統的資源和信息共享。
8.建設32個國家應急救援培訓演練基地, 配備仿真模擬培訓和實訓演練設施及相關配套設備,承擔安全生產及應急救援人員的專業業務培訓。
(二)先進適用安全生產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及研發項目。
煤礦: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等技術裝備項目。推廣應用煤礦瓦斯、突水、火災、沖擊地壓、冒頂和動力性災害等防控技術與裝備,礦井通風系統與生產動態變化協同控制技術,礦井粉塵、熱害及職業危害控制技術,礦井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項目。
非煤礦山: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通信聯絡系統和三等以上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等技術裝備項目。重點推廣應用機械通風系統、小型露天采石場機械二次破碎工藝、小型露天采石場機械鏟裝、非電爆破器材、干式排尾技術、尾礦充填技術、出海人員動態跟蹤系統、防爆人體靜電釋放器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項目。
危險化學品領域:推廣應用危險化學品事故監控與應急救援關鍵技術、危險化學品生產過程中泄漏源的早期鑒別和監測技術、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平穩運行安全保障成套技術、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項目。開展化工園區安全容量、基于風險的危險化學品裝置外部安全距離、高含硫油品加工安全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
冶金、機械行業:冶金行業企業推廣應用安全型水封排水器、空氣動力料倉清堵安全裝置(KJ-09型導流器)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項目;機械行業企業推廣應用橋式起重機準確定位停止裝置、壓力機滑塊防墜落裝置、起重機吊鉤上下限位安全保護裝置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項目。
民用航空:推廣應用飛行安全管理系統、航空公司運行系統、安全風險管理系統、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系統、安全運行管理網等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項目。
安全生產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化工、冶金等行業(領域)的重大事故致災機理和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項目。
(三)重大危險源監控預警項目。
煤礦:推廣應用煤與瓦斯突出預警技術、火災監測預警技術、突水監測預警技術、頂板及沖擊地壓監測預警技術、瓦斯煤塵爆炸自動抑爆技術、露天煤礦邊坡監測預警技術等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技術項目。
非煤礦山:推廣應用采空區監測監控技術、井下沖擊地壓監測監控技術、高陡邊坡安全監測技術、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高含硫氣田勘探開發安全關鍵技術、油氣長輸管道泄漏檢測技術等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技術項目。
危險化學品領域:推廣應用大型罐區安全運行監測監控技術、化工裝置雷電靜電監測監控技術、在役化工裝置安全預警技術等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技術項目。
(四)安全教育培訓項目。
1.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實訓或示范基地。強化實踐教學、現場模式教學基地及其設備設施建設,推動中央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再上新臺階,帶動各地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2.開發安全培訓系列教材和多媒體教學軟件。制定中央企業各類人員安全培訓教材編寫規劃,重點加強視頻、動畫漫畫等多媒體教材的開發和研制。
3.實施遠程安全教育培訓。研制中央企業網絡在線學習軟件,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員,開發網絡課堂,開展有針對性的遠程安全教育培訓。
4.實施班組長安全培訓。依托中央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實訓或示范基地,對涉及高危行業(領域)中央企業的班組長和外包施工作業人員開展高質量的安全培訓,推動中央企業全員安全培訓工作,實現中央企業全員培訓合格上崗。
(五)安全生產激勵項目。
包括先進安全生產集體(單位)激勵項目和先進安全生產工作者激勵項目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中央企業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工作責任,在不斷總結經驗、剖析問題的基礎上,強化對策措施,建立長效機制,扎實推進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努力減少事故總量,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突出重點,全面推進。
中央企業要結合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際,以有效提高應急救援水平、提高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的總體推廣應用及研發水平、提高重大危險源監測預警水平、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等為重點,以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規劃實施為契機,全面推進中央企業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各項工作,促進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三)創新機制,增加投入。
中央企業要結合構建中央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實際工作需要,圍繞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的目標,積極探索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的新方式、新方法,注重源頭預防,堅持科技興安,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高企業安全保障水平,更好地解決和應對中央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