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深入貫徹落實《消防法》和《天津市消防條例》為主線,以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和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為目標,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積極創新社會消防管理,加快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完善社會應急救援體系,努力實現消防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全力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為濱海新區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的原則,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實現消防事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統一。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全面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質,進一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城市與農村消防事業均衡發展的關系,統籌協調各功能區消防事業發展。
――堅持科技先導的原則,加強應用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升防火、滅火和救援能力。
――堅持立足實戰的原則,從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實戰出發,加強消防安全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
(三)發展目標
基本實現消防事業與濱海新區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基本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的社會化消防工作網絡和覆蓋城鄉的專業滅火應急救援力量體系,消防工作社會化水平顯著提升。補齊補全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裝備配備歷史欠賬,全區消防安全環境明顯改善,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明顯提高,消防設施建設率先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三、消防事業發展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
(一)強化公安消防設施體系建設
1.消防支(大)隊建設工程。
為進一步整合濱海新區消防力量,提升新區公安消防綜合實力,公安部批準設立濱海新區公安消防支隊,下設塘沽、漢沽、大港、生態城、東疆港保稅區、南港工業區、臨港經濟區等消防大隊。濱海新區公安消防支隊作為區域作戰指揮中心,兼顧戰勤保障大隊、警勤中隊、衛生隊等眾多職能,按省會城市的建設標準,建設濱海新區消防通信指揮中心,構建區域消防一體化通信指揮系統。同步加快各消防大隊建設,結合各大隊建設二級消防通訊指揮中心,健全覆蓋全區的消防通信調度指揮網絡,最大限度提升消防部隊滅火和應急救援指揮調度、快速響應能力,滿足處置大型及區域火災和特殊災害事故需要。
2.公安消防站建設工程。
加快填補消防站建設歷史欠賬,消防站點布局更趨合理,消防設施與城鄉建設同步實施,以接到出動指令后5分鐘內到達責任轄區邊緣為原則,加強特勤消防站及一、二級普通消防站建設。結合濱海新區發展需要,建設航空消防站、海上、水上消防站,著力構建與城市發展趨勢與空間布局相適應的“海-陸-空”消防立體撲救體系。“十二五”期間,濱海新區新建37座公安消防站。
“十二五”期間公共消防站建設項目
2012年,建設中心漁港站、生態城南站、生態城中站、北塘站、東疆港站、開發區西區2#站、于家堡站、古林特勤站、南港特勤1#站、民營經濟園1#站等10座消防站。
2013年,建設大田站、空港特勤站、開發西區3#站、海洋高新區2#站、軍糧城站、塘沽杭州道站、中塘站、輕紡經濟區站、南港特勤3#站等9座消防站。
2014年,建設旅游區站、塘沽新城鎮消防站、機場站、海洋高新區4#站、塘沽凱威路站、臨港2#站、大港三角地站、南港特勤5#站、民營園2#站等9座消防站。
2015年,建設高新區規劃十路站、塘沽福州道站、現代冶金站、散貨區站、官港森林公園站、港北新城站、濱海航空消防站、油田站、南港海上消防站等9座消防站。
3.消防戰勤保障、培訓基地建設工程。
按照集中輻射型和多點保障型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濱海新區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建設具有儲備、維修、供應、搶修等功能的濱海新區戰勤保障基地,同時濱海新區結合各消防大隊公安消防站建設區域戰勤物資儲備庫,形成多點分布、快速供應的消防應急戰勤保障格局。加快濱海新區消防培訓基地建設,配備與消防滅火、應急救援任務相對應的綜合訓練模擬設施,同時設置體能訓練區、教學區和生活區,滿足消防部隊業務培訓、技能訓練和實戰演練的要求。結合大港區古林公共消防站重建,配套建設應對大型石油化工火災及災害事故的石油化工火災撲救訓練基地。
(二)加強消防滅火救援裝備建設
統籌裝備達標配備,完善消防裝備管理模式,加強保障體系建設,初步構建適應濱海新區經濟快速發展、適應火災綜合防控任務及應急救援任務的消防裝備建設與保障體系。
按照“急用先配、填補空白、適應需要”的原則,2012年著重解決用于撲救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筑、地下工程及大型石油化工裝置等火災事故的主戰裝備配備不足的問題。
按照“實戰性能強、使用頻率高、密度適中”的原則,2013年著重解決以應對各類難點、重點火災以及適應各類應急救援任務為目標,基本配齊急需與缺項的各類裝備,從數量上達到城市發展的基本需求。
按照“技術水平高、攻堅克難、適度超前”的原則,2014-2015年以適應各類火災撲救及各項應急救援任務為目標,充分考慮濱海新區的實際,同時兼顧消防部隊跨區域作戰的實際需求,配齊配強急需與缺項的滅火和應急救援高精尖裝備,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